导读:【海蝰蛇】资料品种简介,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a (Schmidt),全长约1m。头短宽,与颈部区分不明显。海蝰终生栖于海中,尾扁似桨,与眼镜蛇科同属前沟牙类毒蛇,系神经毒类。
中文学名 海蝰
拉丁学名 Praescutata viperina
界 动物界
门 脊索动物门
亚 门 脊索动物亚门
纲 爬行纲
目有鳞目
亚 目蛇亚目
科 眼镜蛇科
亚 科海蛇亚科
1、海蝰蛇基本信息:
【药 名】:海蝰
【拼 音】:HAIGUI
拉丁名:海蝰 Praescutata viperina (Schmidt)
别 名:海蛇、黑尾海蛇(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)
【来 源】:为海蛇科动物海蝰的肉。
【功 效】:清热除湿。
【主 治】:用于皮肤湿疹、疮疖溃后久不封口者。
【性味归经】:苦,寒。肺、脾二经。
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煎汤,10一15克。
【别 名】:海蛇、黑尾海蛇(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)
【动植物资源分布】:本种分布于我国福建、广东、海南岛、广西沿海。
【药材的采收与储藏】:夏、秋捕获,除去皮和内脏,取肉鲜用,或烘干用。
【拉丁名】:海蝰 Praescutata viperina (Schmidt).
【考 证】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2、海蝰蛇动物形态:
尾侧扁。背面青灰色,有时可辨别出深色菱形斑纹(34-43)+(3-6)个。腹面灰白色或灰黄色。眼前鳞1,眼后鳞2,前颞鳞多为2,偶有1或3,后颞鳞2、3或4。上唇鳞7(3-1-3),偶有8,下唇鳞8或9,偶为10。体鳞多呈六边形,镶嵌排列,具棱或结节;颈部鳞列27-35行,体最粗部鳞列40-51行。腹鳞明显,在体前段者较大,后段者较小;每鳞具2棱。雌性249-300,雄性239-279。
3、海蝰蛇科属介绍:
本科蛇终生栖于海中,尾扁似桨,与眼镜蛇科同属前沟牙类毒蛇,系神经毒类。我国海域有16 种,分布较广、数量较多的有如下几种:
青环海蛇(Hydrophis cyanocinctus):分布于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岛、广西。
环纹海蛇(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):分布于辽宁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岛、广西。
平颏海蛇(Lapemis hardwickii):分布于山东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岛、广西沿海。
小头海蛇(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)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岛、广西。
长吻海蛇(Pelamis platurus):分布于山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岛、广西。
海蝰(Praescutata viperine)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岛、广西。
4、海蝰蛇药用价值:
【性味】 味咸;性平,【归经】 肺;脾经,【功能主治】 祛风;清湿热。主皮肤湿疹;疮疖,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涂。【各家论述】 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除湿清热功效。主治皮肤湿疹、疮疖。
5、海蝰蛇功效与作用:
归经:味咸;性平。肺;脾经。
孕妇能吃吗:不能,含毒性,对孕妇及胎儿健康不利。
功效与作用:祛风;清湿热。主皮肤湿疹;疮疖;
适宜人群:皮肤湿疹、疮疖者;
禁忌人群:一般人禁用;
经期能吃吗:经期可少量食用;
副作用:本品有毒,一般不宜内服。外用亦不宜大量持久使用,近口、眼、乳头、脐中等部位不宜用;疮面过大时亦不宜用,以防蓄积中毒。肝肾功能不全者。
怎么保存:鲜用或烘干。
6、海蝰蛇图片:
7、海蝰蛇视频:
声明: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
上一页 下一页
温馨提示:保护野生动物,杜绝野味,人人有责,它们不属于餐桌!